万里琵琶行 殷殷故乡情

2013-11-20 09:06:12
走过维也纳金色大厅、法国香榭丽舍大剧院,走过美国林肯艺术中心、联合国会议大厅……琵琶演奏家吴玉霞数十年“琵琶行”行遍世界各地。最近,这位“上海的女儿”重返故乡,将用优美动人的琴音回报父老乡亲的关爱。18日到24日,吴玉霞将分别在上海音乐厅、上海民族乐团、上海音乐学院和上海城市剧院举行两场艺术讲座、参与两场音乐会与一场琵琶鉴定会。

“我是上海的女儿”

    吴玉霞生于上海,自幼学习琵琶;1977年赴京求学,先后就读于北京舞蹈学院音乐班、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、北京大学艺术学系,分别从师于刘德海、李光华、陈泽民、李光祖等琵琶名家,曾获多项国内外演奏奖和中国文联各文艺家协会“德艺双馨”优秀文艺工作者称号,是全国宣传文化系统“四个一批”人才,享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,现为全国政协委员、全国三八红旗手、硕士生导师、中央民族乐团副团长。

     “上海是生我养我的地方。这里有我的亲人、老师,还有许多难忘记忆。无论走到哪里,乡音乡情不能忘却。每一次在重大艺术活动中展现自我时,都会自豪地说——我是上海人、上海的女儿。”

 上海,也是吴玉霞结缘琵琶的地方、艺术生涯的起点。回忆成长历程,她表示对这座城市深深感恩。“我出生于非音乐世家,卢湾区少年宫培养了我,卫祖光、杨承业等老师给了我很重要的启蒙教育,这是令许多人羡慕的机遇。从艺四十多年,无论我的艺术之路延伸到哪里,我都不会忘记是上海给了我这样一个学习生长的环境,我是上海普及艺术的受益者。”

琵琶声里诉情怀

  墨江南》是此次吴玉霞与中央民族乐团青年指挥家刘沙、上海民族乐团,在上海音乐厅共同演绎的诗意主题。吴玉霞将演绎她的首演作品与经典名曲。

 “中国音乐以诗情画意让很多人喜爱,但我在表达中更注重情感由内而外的形神统一。”吴玉霞说。

 在上海音乐会上,除了人们耳熟能详、深受喜爱的经典名曲《春江花月夜》《霸王卸甲》,吴玉霞还将演奏为纪念孔子诞辰2545周年而作、已入选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的创新之作《春秋》,以及由琵琶大师刘德海作曲、德国作曲家老锣编配、呈现中西合璧艺术风韵的琵琶曲《天鹅》。

    此外,琵琶与扬琴三重奏的《水墨江南》将为听众“揭开”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墨画卷;琵琶与贝斯、打击乐“联袂”演绎的《蝴蝶》《倒影》,则展示不同情致的人文情怀与拉丁风格。

 选择如此丰富多元曲目,吴玉霞并不仅仅是为了“炫技”——她的演奏技巧已如羚羊挂角、不着痕迹。而更重要的,她试图表达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创新。

 “在中国传统乐器中,琵琶是少见的能文善武,而且中西皆宜。但如今的我,与琵琶相伴四十多年,已逐渐看淡具象的音乐,而希望将文化、哲理融入其中,追求‘技道合一’也就是人们所说的‘功夫在诗外’。多年来,我一直努力汲取‘姐妹’艺术的精妙之处,希望在琵琶艺术的审美与表达中呈现既有生命力量、又富有人文内涵的理念”。吴玉霞说。

普及艺术“不言累”

 吴玉霞的上一次“回家”演出,是在今年4月。此次重返上海,人到中年的她无疑面临着“惊人的工作量”,五项不同形式的活动,凝聚着智慧与超强的体能,如此工作强度对于这位身形清瘦的艺术家不能不说是挑战。

 “所有人听到我回上海要做这么多的事,都很惊讶。但对我来说,对大众普及艺术和个人的演奏会都非常重要,一个都不能少。”

 吴玉霞笑言,做自己喜欢的事,怎会觉得累?“我也多少有点自信,体力和积累都还足够支撑。”

 以名家视角普及艺术,吴玉霞从来身体力行。以往她一年演出上百场,一半是普及公益活动,近年来由于承担管理工作,演出量减少到五六十场,绝大多数奉献给了公益活动和文化交流。

 在吴玉霞看来,投身艺术普及的重要性,远远超过了个人在舞台上光彩夺目的亮相。她谦和地表示,“也许是因为我生长于一个上海的普通家庭,在逆境拼搏中走上了艺术道路,又获得了如此之多的荣誉,因此我格外感恩,总觉得自己应该花多一点时间、多一点努力去回报家乡、回报社会、回报国家。”

 吴玉霞对记者说,“从事艺术普及,我绝不喊累。每一次举办讲座,我总觉得不仅是民乐赏析,而更是艺术人生的讲坛,我把所有的人生感慨和收获都放入其中。无论台下是只有几十个听众,还是多达上千,我总是带着最好的状态、最好的乐器去讲解,用心、用情、用智……这样一次次地去做、一次次地去感动或者被感动,对我而言,正是激发自己艺术创作的强大动力。

龙老师音乐之家|重庆永川小提琴培训|重庆永川二胡培训|重庆永川小提琴老师|重庆永川二胡老师|重庆永川音乐培训
版权所有:重庆市企成科技有限公司 sitemap 渝ICP备09002427号-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