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歌不唱肚里沉 留住缙云民歌的根

2014-05-07 15:49:13

说起民歌,尤其是原生态的民歌,大家可能马上就会联想到陕北民歌,比如脍炙人口的《东方红》、《山丹丹花开红艳艳》、《走西口》等等,这些自成体裁又各具特点的民歌,从各方面反映了社会生活,唱出了陕北人民的苦乐和爱憎。那其实啊,在我们缙云也有许多原生态民歌,经过人们世代口耳相传,还保存了最真实生动的原生态文化样本。

  耄耋之年只为留住民间的根

  原生态民歌是一种非常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,然而,伴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速,许多民歌逐渐成为时代的绝唱,因此,挖掘、保护和记录民歌成了当下的一项历史重任。同时令人欣慰的是,对于缙云原生态民歌,已经有很多人为此做出了贡献。已是耄耋之年的项铨先生便是其中一位。

  项铨老先生,是缙云民俗轩辕氏祭典代表性传承人,1924年出生于三溪厚仁村,自少时便酷爱乡土音乐,他意识到文学艺术创作离不开民众的情感,于是一直以来非常注意收集歌、舞、戏、曲艺等。经过几十年的积累,项先生编写的《缙云原生态民歌选》终于刊行了。

  项铨老先生一生从幼年开始到60年代,就在农村接触唱民歌的人,有的当时就记住了,长大后,除了一个乡没去,跑遍了全缙云,为的就是调查民间戏曲顺便收集民歌。项铨老先生语重心长地说:“这些都是根在民间,我要把根留住。”

  《民歌选》第一次记录曲谱显珍贵

  民歌一直以来都是在山野田间传唱的,在这本《民歌选》当中,收录的大多数都是缙云民间的山歌小调,它们曲调优美流畅,结构简洁整齐,歌词通俗形象,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。而在缙云的千年历史中,都是靠身传口授的方式世代相传,随着时间的推移,许多民歌已经消失在人们的记忆当中了。

  摄影爱好者李贵升在看到项老先生编的书后,认为老人能将简谱写出来是一大步跨越,将可以很好保留缙云的民歌特色。

  据了解,《民歌选》这本书,是项铨老先生半生心血凝炼成的,为了它,项先生曾经走遍了缙云各个地方,每首歌、每只谱,他都要反复听、反复校正,而说到动情处的时候,老先生更是亲自演示起来。老人还告诉记者,他是深怕这些民歌失传了,在年纪这么大的时候,搜集了那些歌曲,是想把根留住。

  民间歌手唱山歌唱出浓郁缙云风

  曲谱的形成对缙云原生态民歌的保存和记录有着重大意义,但同时,有了曲谱还离不开会唱民歌的人,因为缙云民歌还得有人才能够传承下去。在项铨先生的指引下,我们找到了新碧镇的陈建生先生和蔡法邓女士,在1956年的时候啊,缙云还属于金华地区,当时陈建生先生还曾代表缙云县民间文艺去金华参加会演,取得了很好的反响。在他家,我们有幸现场聆听了一回他的拿手好歌《小和尚叹苦》:

  我做和尚没奈何,没奈何,恨着爹娘恨着哥,哥哥送我山门去,害我一天到晚念弥陀,我做和尚没奈何,没奈何,恨着爹娘恨着哥,哥哥送我山门去,害我一生一世没老婆,南啊南无佛,南啊南无佛,南啊南无佛啊阿弥陀佛。

  陈建生先生搬出竹椅,在向我们讲述完那一段参加金华会演的精彩场面后,虽然时间过去几十年,但老人还是能用原汁原味的缙云腔唱出了民歌的久远回味。

  陈建生先生所唱的《小和尚叹苦》这首民歌如今也已经被收录在《民歌选》这本书中。同样被收录在《民歌选》中的还有蔡法邓女士所唱的《运轿歌》,蔡法邓女士更是一位缙云民歌知识库,她穿戴上传统服装,为我们表演了《运轿歌》,也叫《哭嫁歌》:

  囡啊儿,你都好啊囡啊儿,命好今日起啊囡啊儿,脚踏楼梯步步高啊囡啊儿,金鸡配双好凤凰(来)囡啊儿,我囡配个好新郎(啊)囡啊儿,囡啊儿,你都好啊儿,公婆夫妻合得来啊儿,一口井水喝到潭啊儿,一口砂糖满口甜啊儿,一口芝麻满口香啊儿,囡啊儿,你都好啊儿,好比后园一株葱啊儿,早去早成丛啊儿,一对蜡烛满堂红啊儿,抽枝拔叶开花结子闹簇簇啊儿,囡啊儿你都好啊儿,丁财两面三刀旺富贵双全啊儿,白发同老啊儿,见子见孙啊儿囡啊儿,你都好啊儿,生儿大大个啊儿,孵子大大窝啊儿,生生一大牵啊儿,坐坐一八仙啊儿。

  我们可以看到,歌词里演绎了母亲对即将出嫁女儿的不舍,那一份养育之恩和对未来幸福日子的期许,听了让人深感悲喜,悲的是出嫁的骨肉,离开了父母,喜的是女儿长大,将会开始全新的生活。

  哭嫁其实一直以来都是汉民族及其他一些少数民族的传统婚俗习惯,但由于社会历史的发展,现如今啊,哭嫁这个风俗已经很少见了。而蔡法邓女士所唱的《运轿歌》表现的正是缙云民间的婚嫁习俗,具有浓郁的缙云民间特色。

  据项铨先生介绍,缙云原生态民歌分为三种,分别是山歌、小调和劳动歌,既有浙江中西部地区广泛传唱的山野歌曲,也有在明清时期流行全国并传入当地的时调小调。那在缙云,主要是小调比较多,它的歌词通俗流畅,表现的也多各地男女之情。但它的创作却非常灵活,不拘于一时一地。

  山歌越唱越幸福需要大家齐保护

  2011年,我们记者曾采访了一位会唱山歌的民妇,写了《山歌越唱越幸福》的报道,讲的是缙云原生态山歌在民间的留存。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,人们的娱乐方式不断增多,会唱或者喜欢唱山歌的年轻人已经越来越少。因此保护缙云原生态民歌更显得尤为重要。那其实呢很多人也都为此做了努力。如退休老教师胡大明先生和摄影爱好者李贵升先生。2011年,胡大明先生跟据缙云仙都的婆媳岩神话传说,用缙云采茶戏的方式,最终完成了《婆媳遗恨》的戏曲创作。在剧本中,大量采用了民歌、谚语、俚语,很好地发扬了缙云地方文艺特色。而李贵升先生则用自己的镜头记录了很多珍贵的影像资料。

  就像蔡法邓女士和陈建生先生为我们共同演唱的那首《山歌不唱肚里沉》:

  山歌不唱肚里沉,大路不走草结屯,快刀不磨是块铁,大家一起唱起来,白米饭好食田难种,鲜鱼好食网难收,只要大家努力干,年年一个大丰收,嗨啦嗬啦嗬嗨~~~~

  山歌不唱肚里沉,大路不走草结屯。借用歌词里的这两句话,其实说的更像是缙云民歌的现状,会唱的人越来越少,像年轻的一代人对缙云民歌了解的就更少了,要是大家还不去重视的话,可能真的有一天,缙云民歌将消失在我们的记忆当中。因此,如何挖掘、保护和记录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成为了当下社会的一项重任。只有大家都来努力保护和延续,山歌越唱才会越幸福。

龙老师音乐之家|重庆永川小提琴培训|重庆永川二胡培训|重庆永川小提琴老师|重庆永川二胡老师|重庆永川音乐培训
企成自习室| 厨师/厨娘上门
版权所有:重庆市企成科技有限公司 sitemap 渝ICP备09002427号-4